引言
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创新实践,致力于塑造未来栋梁。
一、劳动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自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来,劳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意义:
- 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 塑造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北理工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
课程引领,树立正确劳动观:
- 开设劳动体验类第二课堂,如宿舍收纳、绿植养护、插花、垃圾分类、制作月饼等课程;
- 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新生开展劳动实践主题讲座,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本质和意义。
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 提出“八自觉”八杜绝”的爱国卫生运动倡议;
- 举办光盘行动海报设计活动。
跨代劳动教育:
- 老少幼共同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银龄牵小手,春‘锋’拂幼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 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担任银龄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植树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 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打造美丽绿色校园贡献力量。
实践创新育人:
- 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召开实践创新育人工作会,深化产教协同,强化价值引领;
- 组织学生赴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耕读实践,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快乐。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 举办航天强国主题教育活动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启用仪式;
-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与地方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与北京东城区合作,探索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实践项目;
- 合作开发理工类高端优秀学生拓展课程,为优秀学生提供大学先修与学科竞赛课程。
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
- 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为学生提供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三、北理工劳动教育的成效
- 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得到提高;
- 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得到树立;
-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北理工劳动教育通过创新实践,为塑造未来栋梁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北理工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