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春分的来历、习俗和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气的兴趣。
- 技能目标: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 教学资源:春分节气相关的图片、视频、儿歌、绘本等。
- 活动材料:彩笔、颜料、风筝、鸡蛋、风筝线、纸张、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 知春分
活动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儿歌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春分的来历、习俗和特点。
活动步骤:
- 观看春分节气视频:让幼儿直观了解春分的含义和特点。
- 讲解春分习俗:如立蛋、放风筝、吃春菜等。
- 儿歌教学:《春分到,蛋儿俏》、《春风吹,风筝飞》等。
2. 戏春分
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参与立蛋、放风筝等趣味活动。
活动步骤:
- 立蛋挑战:指导幼儿将鸡蛋竖立起来,讲解立蛋的科学原理。
- 放风筝比赛:组织幼儿制作和放飞风筝,体验春天的乐趣。
3. 祈春分
活动内容: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表达对春天的祝福。
活动步骤:
- 彩绘风筝: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在风筝上绘制图案。
- 制作春分蛋:用彩笔、颜料装饰鸡蛋,表达对春天的祝福。
4. 画春分
活动内容: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春天的美景。
活动步骤:
- 户外写生: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的景色,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 绘画创作: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画出心中的春天。
四、活动总结
-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 总结春分节气:强调春分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布置作业: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观察春天,记录春天的变化。
通过以上活动,幼儿不仅能了解春分的来历、习俗和特点,还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