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1. 流行性感冒(流感)

症状特点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症状更严重,主要表现为:

  • 突发高热(38℃以上)
  • 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 头痛、咽痛、干咳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儿童更常见)

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
  • 接触传播(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后揉眼、摸口鼻)

防护措施

  •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更新,最佳接种时间为10-11月)
  • 戴口罩、勤洗手(尤其是公共场所)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处
  •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
  • 如持续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

2. 诺如病毒

症状特点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常见症状包括:

  • 剧烈呕吐(儿童多见)
  • 水样腹泻(成人多见)
  • 腹痛、低烧、头痛
  • 病程通常持续1-3天,但传染性极强

传播途径

  • 粪口传播(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水源)
  • 接触传播(患者呕吐物、粪便污染环境)
  • 气溶胶传播(呕吐物产生的飞沫)

防护措施

  •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冲洗)
  • 食物彻底加热(贝类、生食需特别注意)
  • 患者隔离(症状消失后仍可能排毒3天)
  • 环境消毒(含氯消毒剂覆盖呕吐物、擦拭门把手等)
  • 重点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ORS),避免喝含糖饮料。

3. 皮肤过敏

症状特点

春季花粉、柳絮飞扬,是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高发期。症状包括:

  •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
  • 咳嗽、气喘、胸闷
  • 皮肤瘙痒、红肿、起疹子

防护措施

  • 减少外出:花粉高发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和眼镜
  • 清洁环境:定期打扫房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过敏原
  • 药物预防:过敏体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

二、春季养生要点

1. 饮食调养

  • 春季饮食应遵循“省酸增甘”的原则,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增加甘味食物的比例
  • 多食用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南瓜)健脾益气
  • 辛温食材(如韭菜、葱、姜)可助阳气升发
  • 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和新鲜蔬果(如菠菜、荠菜)提供营养支持
  • 避免油腻生冷,减轻脾胃负担

2. 起居作息

  • 遵循“夜卧早起”原则,避免熬夜伤肝
  • 早晨适当舒展肢体,助阳气升发
  • 初春温差大,需“春捂”重点保暖背腹,防止受寒引发呼吸道疾病

3. 运动与情志

  • 选择太极拳、慢跑等轻柔运动,在空气清新处活动,促进新陈代谢
  • 情绪上保持愉悦,通过踏青、社交倾诉缓解春季易发的抑郁或烦躁
  • 避免肝郁气滞影响健康

4. 养生茶饮辅助调理

  • 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
  • 决明子绿茶缓解便秘
  • 茉莉花陈皮茶理气和中
  • 桑葚桂圆茶滋阴补血
  • 可根据体质搭配饮用,增强养生效果

春季养生需整体协调饮食、作息、运动与情绪,坚持温和调理方能顺应季节变化,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