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这座位于辽宁省东部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教育改革实践,书写着东北城市教育的新篇章。本文将从丹东市政府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和改革举措出发,深入解析丹东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丹东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明确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丹东市制定了《丹东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旨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校舍改善
为改善教育环境,丹东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新改扩建校舍123.6万平方米。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全地区230余所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优质学位供给与农村学校调整
丹东市新增城市优质学位7000余个,并撤并了109个农村小规模学校。通过优化校域布局,成立了63个教育集团,统筹使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集团化办学发展成果显著。
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丹东市实施了“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根据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到2027年,每年打造10所以上新优质学校,增加城市优质学位供给,实现城区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资源均衡。
五、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丹东市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实施托幼一体化模式,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实现学前幼儿毛入园率不低于9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0%和普惠率不低于91%的目标。
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丹东市统筹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科学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巩固省优质高中在校生占比在90%以上。
七、职业教育升级
丹东市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联合培养模式,提升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契合度。
八、红色思政教育
丹东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结合辽宁红色文化六地”,全力打造具有丹东辨识度、全省影响力”的丹东大中小学红色思政育人特色品牌,不断开创新时代丹东思政教育新局面。
九、体育美育教学改革
丹东市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建立体育、艺术人才库。推进中小学体育技能一贯式培养,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组织好中小学生多种体育竞赛。深化美育双元化评价机制,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十、劳动教育
丹东市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实施劳动教育五个清单”,开展劳动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育人发展全过程。
十一、未来展望
丹东市的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进,未来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