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近年来,丹东市在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基于丹东教育科研网的相关信息,揭秘丹东区域教育创新与发展的之路。
一、教育资源配置与集团化办学
丹东市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优质名校带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截至2020年11月,丹东市已组建11个教育集团,涵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和民族教育等多个领域。这种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与北京均优教育集团合作办学
2023年4月,丹东鹰桥实验学校与北京均优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办学。均优教育集团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资源平台,助力学校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教师培训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合作标志着丹东市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三、数字化资源赋能乡村教育
丹东开放大学在乡村振兴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5年3月,该校在省乡村振兴微课大赛中斩获佳绩,展现了其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实力。通过微课等形式,丹东开放大学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动能。
四、人才成长育苗工作室
振兴区创新打造“人才成长育苗工作室”,为各领域人才成长提供沃土。这些工作室精准锁定培养目标,采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助力人才成为行业领军人才。
五、高校思政课建设创新联盟
辽宁千山高校思政课建设创新联盟的成立,旨在打造区域高校思政课建设共同体。通过共同研究、学习、反思和实践,联盟成员单位实现思政课建设共同提升。
六、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丹东市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点推进人才工作、教育建设等方面。市委组织部实施万名学子留丹来丹专项行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力度;同时,实施鸭绿江英才培育计划,培育各类优秀人才。
七、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
丹东市积极推动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例如,辽宁丹东校长培训班赴高新实验一小参观学习,交流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结论
丹东市在教育创新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数字化资源开发、人才培育、高校思政课建设、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校际交流等措施,为区域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丹东市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