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瞳州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区域振兴的一个缩影。本文将深入剖析丹东瞳州教育如何通过创新举措和不懈努力,打造出优质教育资源,并探讨其背后的故事。

一、振兴新突破,决胜勇争先

自2025年起,丹东市政府提出“振兴新突破,决胜勇争先”的口号,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新优质学校。在这一背景下,瞳州教育积极响应,通过多渠道投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 资金投入与校舍建设

三年来,丹东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用于新改扩建校舍。这123.6万平方米的新增校舍,极大改善了全地区230余所学校的办学条件。

2. 学位增加与农村教育改革

新增城市优质学位7000余个,同时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109个,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城市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并提高了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3. 教育集团化办学

成立63个教育集团,统筹使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成果显著,为瞳州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教育领域改革方案

市教育局在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教育领域改革方案,主要围绕以下四大维度展开: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通过构建“五育并举”育人新格局,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2.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根据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3. 职业教育升级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匹配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 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红色思政育人特色品牌

丹东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结合辽宁红色文化“六地”,打造具有丹东辨识度、全省影响力的丹东大中小学红色思政育人特色品牌。

1. 红色资源与课程融合

将红色资源融入课程体系,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红色思政教育创新

创新红色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

四、未来展望

丹东瞳州教育在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为丹东市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1. 持续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 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丹东瞳州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区域振兴的一个缩影。通过不断努力,瞳州教育将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