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这座位于鸭绿江畔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谱写出一曲振兴教育的新篇章。近年来,丹东市紧紧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战略目标,以教育强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丹东市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到2027年,每年将打造10所以上新优质学校,增加城市优质学位供给,实现城区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资源均衡。同时,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建设,稳妥撤并“小、散、弱”学校。
1.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
丹东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实施托幼一体化模式,招收2—3岁幼儿。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实现学前幼儿毛入园率不低于9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0%和普惠率不低于91%的目标。
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丹东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确保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二、职业教育升级
丹东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升级,打造产教融合职教新高地。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契合度。
1. 深化校企合作
丹东市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丹东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教师队伍建设
丹东市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严格师德师风管理,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优化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丹东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职业观。
2.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丹东市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公平。
四、社区教育公益送教
丹东市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公益送教,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服务。丹东开放大学组织教师深入各个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惠及30个社区的近1200名群众。
1. 社区教育春季开学第一课
社区教育春季开学第一课以“声声助人传四海,事事传递善的风——唱响新时代雷锋之歌”为主题,引导社区居民传承雷锋精神,助力丹东振兴。
2. 社区教育公益送教进基层
丹东市社区教育将继续以满足群众学习需求,着力人口素质提升,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宗旨,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五、展望未来
丹东市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贡献教育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丹东市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共筑未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