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塑造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党员德育老师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本文将探讨党员德育老师在塑造新时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和策略,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党员德育老师在塑造核心价值观中的角色

  1. 引领者:党员德育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青少年。
  2. 教育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向青少年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管理者: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党员德育老师要负责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塑造新时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1. 深入学习党的理论

党员德育老师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2. 强化课堂教学

  1. 课程设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1.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社会实践: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3. 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家校合作

  1. 加强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2. 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5. 利用新媒体平台

  1. 开设德育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德育资讯、案例等,扩大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2. 开展网络德育活动:组织线上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分析

以某中学为例,该校党员德育老师通过以下措施塑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

  1. 课程融入: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3. 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通过以上措施,该校学生在德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总结

党员德育老师在塑造新时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强化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家校合作以及利用新媒体平台等策略,党员德育老师能够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