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性平行原则是指在孩子的品格塑造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平行关系。这种原则强调家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德育性平行原则的内涵
1. 平行性
德育性平行原则中的“平行”意味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应当保持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健康的品格。
2. 共育性
“共育”强调家校双方共同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这种合作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3. 塑造品格
德育性平行原则的核心目标是塑造孩子的品格,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
二、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格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是孩子接受系统教育的地方,学校教育在孩子的品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
3. 家校共育的优势
家校共育有助于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同时,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态度和品格。
三、德育性平行原则的实施策略
1. 明确目标
家校双方应共同明确孩子的品格塑造目标,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2. 互通信息
家校之间应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共同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3. 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家校双方应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计划,包括学习、生活、品格塑造等方面,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
4.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等,了解学校教育理念,与学校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5. 教师关注家庭教育
学校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德育性平行原则在家校共育中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某小学生小明,在家表现良好,但进入学校后,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家长和教师发现,小明在家与在校表现存在较大差异。
案例分析
家校双方共同分析小明在家与在校表现差异的原因,发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方法上存在不一致性。
家校双方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明确小明的品格塑造目标,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与教师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教师关注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
通过家校共育,小明在家与在校表现逐渐趋于一致,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均有明显提高。
五、总结
德育性平行原则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原则,有助于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家校双方应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