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东乡族自治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其教育扶贫工作尤为引人关注。本文将从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扶贫的背景、措施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扶贫的背景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个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原因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东乡族自治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据统计,2016年底,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发生率为32.5%,贫困人口达到11.5万人。

面对严峻的贫困形势,东乡族自治县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水平。

二、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扶贫的措施

1. 加大财政投入

东乡族自治县把教育扶贫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2017年,全县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2亿元,比2016年增长10.5%。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确保教育扶贫资金到位。

2. 改善办学条件

为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东乡族自治县加大了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全县共投入1.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余所,使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3. 提高教师待遇

教师是教育扶贫的关键。东乡族自治县以提高教师待遇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三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4.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东乡族自治县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为学校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二是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开展远程教育,使贫困地区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5. 实施教育资助政策

为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东乡族自治县实施了系列教育资助政策。一是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二是设立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三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能力。

三、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扶贫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1. 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

通过教育扶贫,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截至2020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5.6%,贫困人口减少至3.5万人。

2.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扶贫使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全县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逐年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3. 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能力增强

教育扶贫使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就业渠道拓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东乡族自治县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东乡族自治县将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