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望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之情,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其详细解析。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岱宗:指泰山,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尊为“岱宗”。
  • 夫如何:古代文言中常用于疑问句的开头,相当于“怎么样”。
  • 齐鲁青未了:齐鲁是古代对山东地区的别称,青指青色,未了表示不尽。

解析:诗人以疑问句开头,点明主题——泰山。接着用“齐鲁青未了”来形容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泰山雄伟的惊叹。

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造化:指自然界,这里指大自然的创造力。
  • 钟神秀:钟指的是聚集,神秀表示神奇秀美。
  • 阴阳割昏晓:阴阳指日月的交替,割昏晓表示分隔出夜晚和白天。

解析:诗人用“造化钟神秀”来形容泰山的美丽,如同大自然的钟表,神奇而秀美。而“阴阳割昏晓”则描绘了泰山如何分割出日夜的界限,突显了泰山的雄伟和神秘。

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荡胸:心胸开阔,胸怀壮志。
  • 层云:层层叠叠的云彩。
  • 决眦:瞪大眼睛。
  • 归鸟:归巢的鸟儿。

解析:诗人以“荡胸生层云”表达了自己对泰山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决眦入归鸟”描绘了鸟儿归巢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会当:必定,终将。
  • 凌绝顶:攀登到最高峰。
  • 一览众山小:从高处俯瞰,其他山峰都显得渺小。

解析:诗人以“会当凌绝顶”表达了自己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而“一览众山小”则寓意着诗人志向高远,不畏艰难,勇攀人生高峰。

总结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大读者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