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中“做中学”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概述

1.1 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该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帮助他们适应和改善当前的生活环境。

1.2 教育即生长

杜威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为了知识的积累。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1.3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

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新组织。儿童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从做中学的内涵

2.1 从活动中学

杜威主张通过活动来学习,因为儿童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2.2 从经验中学

杜威认为,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探索,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的,因此更具实用性和持久性。

2.3 在做事中求学问

杜威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解决问题。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如何让孩子在“做中学”中茁壮成长

3.1 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2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3 强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4 注重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做中学”教学案例:

4.1 案例背景

某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程,学习分数的加减法。

4.2 教学过程

  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果园,观察苹果的分布情况,引入分数的概念。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竹签和绳子测量果园中不同区域苹果的数量,记录数据。
  3. 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计算不同区域苹果的分数,并尝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计算结果,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规律。

4.3 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总结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中的“做中学”原则,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茁壮成长。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做中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