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县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北部,是一片充满红色历史的土地。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资溪的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是探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一、资溪事件史迹陈列馆
资溪事件史迹陈列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是资溪县的党史教育基地之一。馆内陈列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1950年2月21日资溪发生的震惊共和国高层的土匪攻陷县城的暴乱——“资溪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
陈列馆大门周边的墙面有不少深凹的孔眼,这些孔眼就是1950年2月21日土匪攻打县委时留下的弹孔,至今仍留有子弹头。馆内展出的文物和历史图片,让参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段沉重而艰苦的岁月。
二、资溪中央苏区纪念馆
资溪中央苏区纪念馆陈列着当年的照片、旧物、钱币、蓑衣、土铁炮、红缨枪、钢叉等物品。墙面的图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资溪县的斗争历史。
馆内展出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展现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伟大爱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资溪县嵩市镇高陂村,原为天主教堂,由爱尔兰神父在民国初期筹资兴建。1933年3月,驻贵溪县冷水坑国民党二十一师奉命向中心苏区进攻,资溪中心县委组织游击队配合红七军团下属闽北独立师一营在高阜会合,设指挥部于曾氏宗祠研究战术,兵分两路向贵溪进发,歼敌告捷。
四、中共赣闽省第一个党支部旧址
中共赣闽省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位于资溪县马头山镇下张村,1927年8月中旬,赣东北党组织遵照八七会议精神,指派贵溪共产党员龚相如、杨海庭,到资溪东北部的下张村,以开办纸厂为名进行革命活动,秘密发展党员,并吸收贫农张兴生、赵阶雄、龚普祥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下张村成立资溪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下张支部。
五、资溪革命烈士陵园
资溪革命烈士陵园占地50余亩,建于1951年1月,为纪念资溪事件及剿匪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陵园内安葬了1950年资溪事件中剿匪战斗牺牲的17名烈士,后又增加了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牺牲的16位烈士。
资溪的红色教育基地,是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