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河南工业大学,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的大学,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河南工业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改革,解锁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一、创新实验班:科教融合的先锋
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以创新实验班为抓手,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实验班实行小班制培养,全程学业导师制,选配具有博士学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这种模式旨在强化科教融合,深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1 科研实验室开放
学院整合共建校企和科研院所科研平台,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这使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进科研团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1.2 科教协同创新实验班
学院面向所有专业一年级本科生选拔组建科教协同创新实验班。实验班选配具有博士学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并与校外高水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协同指导学生。
二、微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工科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开设了“智能感知与控制”微专业。该专业是传感、信息处理与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
2.1 微专业课程设置
微专业共设置机器视觉、物联网等6门课程,总学分为12学分。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修读微专业。
2.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微专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导师制度改革
积极推广导师制度委员会评议制度模式,保障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3.2 优化培养方案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了国内外合作培养、综合能力训练、个性化培养等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3.3 实施双师型教学
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学术资源,使研究生培养更系统、更深入、更精细。
四、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
河南工业大学召开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启动会,旨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双一流”创建。
4.1 大讨论核心问题
大讨论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办学定位与目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推进教育数智化、构建五育并举格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8个方面核心问题。
4.2 大讨论成果
通过大讨论,全校上下创新改革思路,明确务实举措,推动改革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结论
河南工业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新实验班、微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等措施,不断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