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近年来在公共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打破城乡、区域、学段界限,创新学校建设、师资等资源配置等支持政策和考核评价等机制,河源市积极探索多样化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模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动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普惠、均衡和多样化特色发展格局形成。本文将深入揭秘河源市如何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
一、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
河源市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学段教育实际,采取同类学校融合、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聚合,成员校项目联合等形式,促进优质资源迅速扩张。
1.1 构建名校新校(分校)模式
河源市组织优质中小学与新建学校联合办学,新校立足良好硬件条件,共享名校优质软件资源,实现高起点发展。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河源江东星河学校由江东新区管委会、华南师范大学、星河控股集团联合创办,一期北校区占地超6万平方米,规划90个班,预计2023年9月正式开始招生。
1.2 支持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园或教学点
河源市通过新建、改造等灵活方式,支持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园或教学点(小微园)并给予资金奖补,近两年全市新开办公办园76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改革
河源市打破城乡、区域、学段界限,创新学校建设、师资等资源配置等支持政策和考核评价等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模式。
2.1 组建学前教育联盟体
河源市已组建学前教育联盟体407个,薄弱普惠园联盟办园参与率达到100%。今年全市优质园比例有望从2020年的39%跃升至60%。
2.2 建立教育集团
河源市中小学建立教育集团83个,成员校271所,占全市普通中小学的34%。
三、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源市全面推动江东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江东新区管委会的重要使命。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3.1 引进优质公办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满足广大家长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在家门口上学的期望。
3.2 构筑城市人文理想城邦
以百年传承、享誉湾区的实力,助力河源城市教育配套再度升级,构筑城市人文理想城邦。
四、总结
河源市在公共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改革、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措施,成功打造了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举措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