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片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土地。近年来,河源市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不仅为当地学子搭建了梦想起航的平台,也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创新经验。本文将深入探讨河源市在教育领域的创新举措,以及这些举措如何助力学子实现梦想。
政府扶持,山区教育展翅
河源市青州镇青州中学,位于海拔475米的九连山腹地,素有“和平小青藏”之称。这样一个区位条件相对劣势的学校,为何能吸引众多外地学子前来就读?这背后离不开政府长期的扶持和鼓励。
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青州中学创办于196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2011年,和平县投入1533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成功让青州镇创建为和平县第一个教育强镇。2016年,和平县再次投入1800多万元为青州镇中小学新建2栋综合楼和教学楼,配备教育教学设施等,推进教育强镇复评。
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
近年来,河源市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举办各类教育研讨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2015年5月22日,河源市初中课堂改革现场会在青州中学举行,全市170多所初中学校领导参会。通过改革,青州中学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
科技创新,培养未来人才
河源中学2023年科技创新班招生简章显示,河源中学致力于在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时期,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此,学校开设了科技创新实验班,面向全市初中应届毕业生招生。
自主招生,选拔优秀学子
河源中学科技创新实验班选拔条件严格,要求学生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志向高远,综合素质突出,且具有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特长,对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有兴趣。通过自主招生考试,选拔出优秀学子进入实验班。
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河源中学科技创新实验班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配备了科技创新实验室,内有3D打印机、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等高科技设备,鼓励学生从实践中探索新知识和新技能。
教师风采,引领学子成长
叶维知,河源市优秀班主任,她始终保持对学生的无私关爱,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总是以微笑面对每一个孩子,真诚地与他们交往,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
叶维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花期,我们作为老师要有足够耐心,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课题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叶维知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制作的微课《双曲线的定义》在第十八届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大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她通过微课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升教学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河源市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赛道,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基地建设,提供实践平台
河源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基地,位于肇庆市四会贞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广大,环境优美。基地内设有多功能教室、科技创新实验室、户外实践场地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丰富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了社会生活实践、农林劳动实践、工艺技术实践、科技发明实践和职业培训等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总结
河源市在教育领域的创新举措,为当地学子搭建了梦想起航的平台。通过政府扶持、科技创新、教师风采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努力,河源市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河源市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助力更多学子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