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这座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城市,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山区教育的逆袭到教育强市的建设,常德的教育改革之路充满了挑战与希望。本文将深入探讨常德教育的革新之路,分析其成功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石门县的“大教育”突围之路

石门县,一个集山区县、脱贫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于一体的特殊县域,以其独特的教育成果打破了外界对山区教育的固有认知。以下是其主要经验:

1. 质量文化:山区教育逆袭密码

石门县委、县政府将教育视为头号民生工程,近三年召开议教会议56次,教育投入占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之比超过17%。这种舍得投入的态度为教育发展筑牢了坚实后盾。

2. 机制创新:破解困境的组合拳

石门县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通过联点支教、数字赋能、激励保障三大举措,构建起破解困境的组合拳体系。例如,设立财政预算保障的教育质量奖,涵盖“双减”、师德、办学质量等9大维度,以实实在在的奖励激发教育发展内驱动力。

3. 质量是核心引擎

石门教育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外市教育工作者曾慕名前来石门一中取经,却感叹学不会。校长向言振每天在师生到校前就开始值勤督查,教师全员铆足劲抓教学,展现出对教育的极致追求。

二、常德市教育系统的发展策略

常德市在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过程中,明确了以下工作重点:

1. 围绕一个中心:建设泛湘西北区域教育中心

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的教育福地,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办学高地,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求学圣地。

2. 突出两大主题:质量和安全

坚定不移提质量,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狠抓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断擦亮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品牌。全力以赴保安全,持续抓好防溺亡、防性侵、防欺凌、防极端事件等工作。

3. 办好三大课堂

一是办好思政课堂,深入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常德等研学实践,加快构建大思政课体系。二是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五爱并举行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三是办好公益课堂,开设常德市中小学公益课堂,加强应用指导和宣传推广,切实提高课程效益。

4. 开展四大活动

一是开展全员文体活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二是开展校园阅读活动,深化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三是开展家文化活动,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开展对口支援活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展望未来

常德市在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过程中,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积极探索本土教育革新之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常德市的教育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