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实施,学前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解码丹东幼教,探讨该市如何探索本土学前教育新模式,以适应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

一、政策背景与丹东市学前教育现状

1. 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出台,为我国学前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这为托幼一体化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2. 丹东市学前教育现状

丹东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托幼一体化模式。目前,丹东市已有多家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0-3岁的托育服务。

二、丹东市托幼一体化探索

1. 明确教育理念

丹东市托幼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托育与幼教的年龄割裂,以全周期发展理念重构0-6岁婴幼儿教育生态。

2. 构建连续性目标体系

丹东市通过制定《托幼一体化发展指南》,明确0-3岁以安全感建立、感知觉发展、生活能力养成为重心,3-6岁逐步衔接社会性发展、学习品质培养等目标。

3. 联合家庭、社区医疗机构

丹东市将健康管理、情感支持融入课程设计,实现保教融合、医教协同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三、课程体系建设

1. 针对性课程

丹东市针对0-3岁婴幼儿特点研发适龄课程体系,设计以保教融合为核心的课程,突出生活照料、感官探索、语言启蒙等内容。

2. 分龄适配内容

根据婴幼儿月龄段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差异化活动,如0-1岁以感官刺激、肢体动作发展为主,1-2岁融入简单社交游戏和语言启蒙,2-3岁注重生活习惯培养及初步规则意识建立。

3. 渐进衔接课程

托班课程与幼儿园小班形成自然过渡,避免简单降级幼儿园内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渐进渗透,帮助婴幼儿自然适应集体学习环境。

四、园所建设与改革

1. 改扩建公办园

丹东市计划对全市公办园进行改扩建,新增托位,以满足更多家庭的托育需求。

2. 整合优质资源

丹东市整合教育、医疗领域优质资源,已率先开启托幼一体化改革征程,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服务。

五、总结

丹东市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探索,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明确教育理念、构建连续性目标体系、联合家庭社区资源、针对性课程设置以及园所建设与改革,丹东市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的学前教育新模式。未来,丹东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