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和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设计模式中非常实用的两种模式,它们在企业级应用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种模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策略模式
概念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使用场景
- 有多个算法相似,需要选择使用某一个算法时。
- 算法使用时需要数据变化,算法根据数据变化而变化时。
- 一个系统需要动态地在几种算法中切换时。
实现方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策略模式实现示例:
// 策略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void execute();
}
// 具体策略A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策略A");
}
}
// 具体策略B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策略B");
}
}
// 上下文类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void setStrategy(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public void executeStrategy() {
strategy.execute();
}
}
// 使用策略模式
public class Strategy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
// 使用策略A
context.setStrategy(new ConcreteStrategyA());
context.executeStrategy();
// 切换到策略B
context.setStrategy(new ConcreteStrategyB());
context.executeStrategy();
}
}
代理模式
概念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使用场景
- 远程对象:当对象存在于非本地时,比如一个位于不同网络地址的对象。
- 本地对象:当对象需要本地代理时,比如本地数据库访问。
- 创建开销大的对象:在创建对象时消耗资源较多,可以使用代理模式进行延迟加载。
- 控制对原有对象的访问:可以通过代理控制对对象的访问,如增加一些访问控制功能。
实现方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理模式实现示例:
// 目标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request();
}
// 实现类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执行请求");
}
}
// 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Target target;
public Proxy(Targe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beforeRequest();
target.request();
afterRequest();
}
private void before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预处理请求");
}
private void after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后处理请求");
}
}
// 使用代理模式
public class Proxy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arget proxy = new Proxy(new RealSubject());
proxy.request();
}
}
总结
策略模式和代理模式是企业级应用设计中常用的两种模式。通过理解这两种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运用这两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