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这座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边境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了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有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本文将揭秘丹东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背后的故事。

一、红色资源的积淀

丹东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抗美援朝纪念馆和鸭绿江断桥。

1. 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在丹东市,是展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重要场所。馆内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等现代化陈列设施,展现了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这里不仅是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更是感受国家安全重要性的教育场所。

2. 鸭绿江断桥

鸭绿江断桥位于丹东市鸭绿江畔,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遗迹,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炸断。断桥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

丹东市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1.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丹东市会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如实地宣讲、警史参观、互动体验等,让师生们深刻感悟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 企业普法专场活动

丹东市司法局联合丹东海关、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在丹东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为企业代表普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国家安全意识。

3. 学校国家安全教育

丹东一中等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三、丹东舰精神的传承

丹东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导弹护卫舰,曾在服役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多项重大任务。退役后,丹东舰被赠予丹东市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丹东市将全力做好丹东舰舰史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工作,将其建设成为我市一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结语

丹东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背后的故事,是红色资源的积淀,是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是丹东舰精神的传承。这些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