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银行作为一种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积分管理的方式,将学生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以下将详细揭秘德育银行如何运作,以及其对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具体作用。
德育银行的基本原理
德育银行模仿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设立积分账户,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学生的每一次良好行为,如助人为乐、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等,都会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在德育超市兑换奖品,以此激励学生持续良好的道德行为。
德育银行的实施步骤
建立德育银行体系:学校成立德育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积分规则、兑换细则等。
积分细则制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积分细则,涵盖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
积分账户设立:为学生设立积分账户,记录每一次的积分增减。
积分兑换:学生可用积分在德育超市兑换奖品,奖品包括学习用品、体育器材等。
定期评比:定期对学生的积分进行评比,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
德育银行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作用
激励作用:积分兑换奖品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道德行为。
量化评价:通过积分的方式,将抽象的道德行为量化,便于学生和家长了解自己的表现。
榜样作用:积分评比和表彰,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
自我教育:学生通过参与德育银行活动,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家校共育:德育银行活动促进了家校沟通,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道德表现,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德育银行的实践案例
新浪大地幼儿园德育银行:通过德育存折记录幼儿的成长轨迹,涵盖爱国、行为、礼仪、品德四个方面,激励幼儿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德育银行:德育银行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新杠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清流县田源中心小学品德银行:品德银行建设及全方位育人体系融合,荣获福建省乡村温馨校园称号,在乡村教育领域树立了新的典范。
通川区文华街小学美德银行:通过美德银行兑换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王云小学美习道德银行:美习道德银行旨在加强学生基础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深化学生品德自我教育。
总之,德育银行作为一种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在培养孩子道德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积分管理的方式,德育银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