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挥发分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其挥发分含量低,燃烧特性与高挥发分煤存在显著差异,给煤炭燃烧效率和环境保护带来了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低挥发分煤高效调整策略,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提升燃烧效率。

一、低挥发分煤燃烧特性分析

  1. 挥发分含量低:低挥发分煤的挥发分含量通常低于20%,这使得其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较少,燃烧速度较慢。

  2. 燃烧温度要求高:由于挥发分含量低,低挥发分煤的燃烧需要更高的温度,否则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

  3. 灰熔点高:低挥发分煤的灰熔点通常较高,容易在炉膛内形成结渣,影响燃烧效率。

  4. 硫分含量高:部分低挥发分煤的硫分含量较高,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低挥发分煤高效调整策略

  1. 优化燃烧方式

    • 增加空气量:通过增加空气量,提高燃烧温度,促进挥发分充分燃烧。
    • 调整过剩空气系数:合理调整过剩空气系数,使燃烧过程既满足充分燃烧,又避免过量空气导致的热损失。
    • 优化煤粉细度:提高煤粉细度,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挥发分释放和燃烧。
  2. 改进燃烧设备

    • 采用先进燃烧器:选用高效、低氮排放的燃烧器,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 优化燃烧器结构:通过优化燃烧器结构,改善煤粉在炉膛内的分布和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
  3. 加强脱硫脱硝技术

    • 脱硫技术: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循环流化床脱硫等技术,降低二氧化硫排放。
    • 脱硝技术: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4. 优化燃烧过程控制

    • 实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燃烧过程,及时调整燃烧参数,确保燃烧稳定、高效。
    • 优化燃烧参数:根据煤质变化,优化燃烧参数,如煤粉细度、过剩空气系数等,提高燃烧效率。

三、案例分析

以下为某电厂低挥发分煤高效燃烧改造案例:

  1. 改造前:该电厂采用传统的燃烧器,燃烧效率较低,SO2和NOx排放量较高。

  2. 改造后:采用高效燃烧器,优化燃烧参数,并加强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后,燃烧效率提高10%,SO2和NOx排放量分别降低30%和20%。

四、总结

低挥发分煤高效调整策略是解决低挥发分煤燃烧难题的关键。通过优化燃烧方式、改进燃烧设备、加强脱硫脱硝技术以及优化燃烧过程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低挥发分煤的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