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位于中国山东省,近年来,该区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以下是对定陶教育网的揭秘,展示该区如何通过多种措施,让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

一、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均衡发展基础

1. 加大硬件投入,扩容优质学位

定陶区自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1.58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学校4所、改造1所,新增学位4980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学位紧张问题。

2. 补齐农村短板,升级办学条件

投资2000余万元改善农村学校设施,包括校舍、餐厅、寄宿制中学洗浴设施等,惠及3万余名学生。通过“一校一案”改造计划,确保城乡学校建设标准统一。

3. 严格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保障特殊教育经费,维护残障儿童受教育权益,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创新师资共育机制,激活队伍发展动能

1. 补充教师,优化结构

近五年,定陶区累计补充教师1226人,通过公费师范生安置、优秀教师引进等渠道优化师资队伍。

2. 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培育齐鲁名师名校长5人、市级骨干34人、区级骨干62人,构建梯次化人才梯队。

3. 深化城乡师资流动

2024年交流轮岗教师162人,骨干教师占比71.08%,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三、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1. 城乡结对,互派教师和管理干部

城区优质校与农村校结对,实现教研、教学、考核三同步,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2. 集团化办学模式

创新“1N”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的覆盖。

四、高端国际化学校

1. 菏泽奇诺外国语学校

定陶区引进国际知名教育品牌,打造菏泽首所高端国际化学校,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环境。

2.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全区教育竞争力。

五、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感

1. 整合优质文化资源

滨河街道董河社区通过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将文化服务下沉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感。

2. 多元培训模式

开设舞蹈、书画、音乐等课程,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总之,定陶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师资共育机制、集团化办学模式、引进高端国际化学校以及文化惠民等措施,让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