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定西市,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地区。近年来,定西市在扶贫协作中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因地制宜,成功打造了脱贫新样板。本文将深入剖析定西扶贫协作的创新经验,以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借鉴。
一、定西扶贫协作的背景
- 自然条件恶劣: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
- 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
- 贫困程度深:定西市贫困人口较多,贫困发生率高。
二、定西扶贫协作的创新之路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特色产业选择:根据定西市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如中药材、马铃薯、特色农产品等。
- 产业链延伸:通过发展加工、销售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 品牌建设:打造定西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创新扶贫模式,激发内生动力
- 资产收益扶贫:将贫困户土地、资金等资产入股到合作社、企业,实现收益分红。
- 就业扶贫:通过培训、转移就业等方式,提高贫困户就业能力,增加收入。
- 教育扶贫: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支持力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
- 交通扶贫:修建通村公路、硬化村组道路,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 水利扶贫: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产量。
- 住房扶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扶贫效率
- 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农业技术、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搭建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三、定西扶贫协作的成效
-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定西市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238.2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2.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7.2%下降到1.4%。
- 经济发展迅速:定西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57.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48.8亿元,年均增长8.8%。
-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四、结语
定西扶贫协作的创新之路,为我国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