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密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将深入探讨高密市如何通过教育革新,从基础教育阶段到未来人才培养,实现教育的全面升级。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扩优提质
1. 同步课堂的推广
高密市通过城乡联盟学校互动同步课堂,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农村学校的学生能够与城区学校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模式不仅缩小了城乡校际间的教学水平差距,也为乡村孩子带来了专业、丰富多彩的课程。
2. 教学资源的整合
高密市共有37对学校实现结对共建,通过同步课堂开展了129节课程,覆盖县域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这种资源整合的方式,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二、打造教育名城“金字招牌”
1. 教育人才的引进
高密市坚持将教师人才引进作为建设教育名城的一号工程,通过各种渠道累计招录人才1912名,有效解决了中小学短缺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2. 教师绩效工资改革
高密市在教育系统推行‘揭榜挂帅’制度,鼓励校长以教育改革攻坚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中助推教师事业化、校长专业化、学校特色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1. 高密一中“大语文”育人
高密一中通过凝练学校学科发展特色,确立了大语文”育人四条功能,实现育人质量的持续提升。
2. 高密四中“四型五步三平台”研究框架
高密四中项目组构建了四型五步三平台”的研究框架,对基于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进行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四、未来人才培养之路
1. 跨学科学习与非遗文化融合
高密市通过将非遗主题分解到每个年级,进行跨学科学习,寻找学科知识与非遗文化的内在联系,落实核心素养。
2. 学科融合教育
朝阳小学以学科融合教育、社团课程、校外实践活动为载体,建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高密市的教育革新之路,不仅为当地教育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也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高密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国家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