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基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国内外考古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历史与发展

创立与奠基

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2年,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成立,标志着考古学科在吉林大学的正式起步。1972年,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在吉林大学创立考古学专业,并于1973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学位授权与学科建设

1981年,考古学获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增设博物馆学专业。1995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历史学基地。1998年,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入选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国家重点项目

2000年,考古学科获批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2001年,考古学系并入文学院。2005年,依托考古学科建立的中国边疆史地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独立建制的考古学院

2018年6月,吉林大学成立独立建制的考古学院,下设先秦考古系、历史考古系、外国考古系、科技考古系、古文字学系、文化遗产系、博物馆学系。2019年,考古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特色与成就

人才培养

吉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深厚学术底蕴的考古学人才。学院形成了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考古文博行业杰出人才。

科研成果

学院在考古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涉及多个考古学分支学科。学院教师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

国际交流与合作

吉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教师和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参与国际考古项目。

博物馆与展览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作为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钱币、甲骨、玺印、佛像、书画等传世品。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展览,为公众提供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平台。

未来展望

吉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将继续秉持“传承文明、创新学术、服务社会”的宗旨,为推动中国考古学事业发展和世界考古学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