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论

神话起源论是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在中国古代,这种观点体现在许多神话传说中,如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等。

二、生物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他们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三、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这种观点强调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语言和技能来学习,从而实现个体社会化。

四、劳动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到:“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起源论强调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教育基础理论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诠释。在中国,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其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或目标。教育目的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科技推动功能、国际交流功能等。

四、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特殊教育制度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教育的基础理论。这些知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