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于塑造青年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常态化制度化的路径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理想信念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使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1)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引导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青年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2. 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1)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人才。
(2)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四个自信”。
(3)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路径
1. 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1)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课程思政:挖掘各学科课程的育人元素,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
(2)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3.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1)利用新媒体技术: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想信念教育。
(2)开展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4.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1)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课程体系,确保教育内容全面、系统。
(2)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育效果。
三、实践效果
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青年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塑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高
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2. 青年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3. 青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青年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于塑造新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