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诸多困惑。本文将分析理想信念教育的困惑,并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以期让信仰照亮前行之路。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困惑

1. 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行动脱节的现象。一方面,他们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掌握不全面;另一方面,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担当精神。

2. 教育方式单一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信仰认同度不高

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认同度不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所动摇。

4. 教育效果不明显

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突破策略

1. 深化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

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四个自信”。

2. 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如开展红色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感受党的伟大事业,增强信仰认同。

3. 强化信仰认同,筑牢信仰之基

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认同,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4. 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效果

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评价体系,将教育效果与党员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相结合,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取得实效。

三、结语

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要深入分析理想信念教育的困惑,积极探索突破策略,让信仰照亮前行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