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一个重要的国家节日,旨在提高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以下是关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详细介绍。

1. 节日背景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法第14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规定的出台,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对公民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决心。

2. 节日意义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多变,既包括传统的军事、政治安全,也涉及经济、文化、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因此,提升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至关重要。

3. 节日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百年奋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等多个领域。

4. 节日活动

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全国各地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国家安全知识讲座、展览,播放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片,开展国家安全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旨在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5. 个人责任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 上网时,注意信息安全保护,不泄露个人和国家的秘密。
  • 在单位工作时,应做好保密工作,不随意透露未公开的数据资料。
  • 与境外人员交往时,要谨慎行事,不泄露国家秘密。
  • 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6. 结语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一个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共同守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日子。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