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乙肝是一种常见的孕期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为了帮助孕妈妈了解乙肝,预防母婴传播,本文将根据第9版教材,为您提供权威解读和防护攻略。
乙肝概述
1. 乙肝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乙肝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器官移植等。
- 性传播:与HB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HBV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哺乳传播给新生儿。
2. 乙肝的临床表现
乙肝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妊娠合并乙肝的防控
1.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
- 孕前筛查:建议所有孕妇在孕前进行HBsAg(乙肝表面抗原)筛查。
- 孕期监测:定期监测孕妇的HBV DNA载量,评估母婴传播风险。
- 接种乙肝疫苗:建议未感染HBV的孕妇接种乙肝疫苗,保护自身和新生儿。
- 抗病毒治疗:对于HBV DNA载量较高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2. 妊娠期乙肝患者的护理
- 饮食调整: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HBV感染者。
乙肝患者的产后护理
1. 产后母婴传播的预防
-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母婴传播。
- 母乳喂养:对于HBsAg阴性的母亲,可以正常进行母乳喂养。
- 定期复查:产后定期复查HBV标志物,了解病毒复制情况。
2. 乙肝患者的产后护理
-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如饮食、休息、预防感染等。
总结
妊娠合并乙肝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但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孕妈妈们应重视乙肝的防控,定期进行产检,及时接种疫苗,确保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