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消费模式的不断演变和新型消费陷阱的层出不穷,消费者权益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多家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纷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旨在守护消费者的钱包与权益。
一、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1.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金融机构如光大信用卡、平安人寿烟台中心支公司等,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APP等线上渠道,以及社区宣教活动、消保物料投放等线下方式,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
2. 主题活动
例如,平安产险安庆中心支公司结合“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女性消费者的金融安全意识。
二、案例分析与风险提示
1. 以案说险
在社区教育宣传活动中,如中山街道南小街社区的活动,通过实际案例讲解非法金融广告、刷卡骗局、金融诈骗等,帮助消费者识别风险。
2. 风险提示
平安消费金融总经理倪荣庆在接受专访时强调,金融机构应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反诈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理性投资和合理借贷等知识,提升消费者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青少年金融教育
1. 联动电台直播
马上消费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电台直播,向青少年普及金融反诈教育,提醒家长和青少年注意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2. 游戏化学习
平安产险太湖支公司创新开发“消保知识闯关”小程序,以游戏化学习提升青少年的金融素养。
四、重点群体保护
1. 老龄群体
如河北银保监局张向丽局长在活动中提到的“银龄智慧课堂”,运用AI模拟技术帮助老年群体识别电信诈骗。
2. 新市民群体
中山街道南小街社区的活动邀请了新市民货车司机参加金融知识专题讲座,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五、结语
通过多种实用教育形式,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知识和服务,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守护消费者的钱包与权益。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教育宣传活动将持续深化,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消费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