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是矿山开采中重要的支护设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生产效率。支架间距的调整是保证液压支架有效支撑采场顶板,防止顶板坍塌的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揭秘液压支架间距调整的关键技巧,以提升矿山安全高效作业。

一、液压支架间距调整的重要性

  1. 安全性:支架间距的合理调整可以确保顶板在采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顶板坍塌的风险,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2. 生产效率:合理的支架间距有利于提高采场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3. 设备寿命:正确的支架间距可以减少支架承受的载荷,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二、液压支架间距调整的依据

  1. 地质条件:根据矿层的硬度、厚度、倾角等地质条件确定支架的间距。
  2. 采煤工艺:根据采煤工艺的要求,如长壁采煤、短壁采煤等,确定支架的间距。
  3. 支架类型:不同类型的支架(如支撑式、掩护式、过渡式等)对间距的要求不同。
  4. 国家标准: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煤矿安全规程》等。

三、液压支架间距调整的关键技巧

  1. 前期准备

    • 图纸审查:仔细审查采煤工作面设计图纸,明确支架的型号、数量、间距等参数。
    • 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液压支架调整的技能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
  2. 现场操作

    • 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钢卷尺、激光测距仪等)准确测量支架间距。
    • 调整:根据测量结果,对支架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逐步调整:先调整一部分支架,观察效果后再进行下一部分的调整。
      • 对称调整:尽量使支架间距对称,以保证采场的稳定性。
      • 及时反馈:在调整过程中,及时向操作人员反馈调整效果,以便及时调整。
  3. 调整方法

    • 手动调整:通过操作支架的升降、伸缩等机构进行间距调整。
    • 电动调整:利用液压支架的电动控制系统进行间距调整。
  4. 调整后的检查

    • 检查支架稳定性:确保支架在调整后能够有效支撑顶板,防止顶板坍塌。
    • 检查间距准确性:再次测量支架间距,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液压支架间距调整的案例:

矿层条件:矿层厚度5米,硬度系数2.5,倾角15°。

采煤工艺:长壁采煤。

支架类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设计间距:2.5米。

操作步骤

  1. 根据图纸审查结果,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2.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支架间距,发现实际间距为2.6米。
  3. 对支架进行调整,先调整一部分支架,观察效果后再进行下一部分的调整。
  4. 调整过程中,确保支架间距对称,逐步调整至设计间距。
  5. 调整完成后,检查支架稳定性,再次测量支架间距,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液压支架间距调整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

液压支架间距调整是矿山安全高效作业的重要环节。掌握液压支架间距调整的关键技巧,有助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地质条件、采煤工艺、支架类型等因素,结合国家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支架间距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