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优青”项目)是我国为培养和选拔青年科技人才而设立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支持在基础研究中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
项目背景
“优青”项目的前身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杰青”项目),自1994年设立以来,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年学者的创新活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杰青”和“优青”项目进行了改革,将“杰青”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将“优青”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并整合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项目特点
- 支持对象: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中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
- 资助力度:包干制资助200万元/项,资助期为3年。
- 申请条件:申请者需具有博士学位,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申请截止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
- 项目类型: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
- 评价体系:采用同行评审制度,注重科研创新性和成果转化。
项目成果
“优青”项目自设立以来,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他们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 清华大学:共有24人获得“优青”项目资助,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
- 浙江大学:共有24人获得“优青”项目资助,研究领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 上海交通大学:共有19人获得“优青”项目资助,其中葛天舒教授从事固体除湿空调与热泵研究,胡永祥教授从事激光冲击特种制造研究。
项目意义
“优青”项目在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项目,我国有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学家,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总结
“优青”项目是我国为培养和选拔青年科技人才而设立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支持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通过该项目,我国有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学家,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