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资助工作成为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资助育人6+6”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学生资助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资助育人6+6”模式,探讨其内涵、实施路径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资助育人6+6”模式?

“资助育人6+6”模式是指以“经济资助+思想教育+实践锻炼+心理疏导+能力培养+权益维护”六大资助体系为基础,通过“六个一”的育人工程,即“一次家访、一次社会实践、一次志愿服务、一次心理健康讲座、一次就业指导、一次创业培训”,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资助育人6+6”模式的内涵

  1. 经济资助: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经济支持。
  2. 思想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3. 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心理疏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5. 能力培养:开展各类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6. 权益维护: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

三、“资助育人6+6”模式的实施路径

  1. 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资助体系覆盖面广、力度大。
  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3. 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学校实际,探索适合本校的“资助育人6+6”模式。
  4. 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敬业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
  5. 广泛宣传发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资助育人6+6”模式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四、“资助育人6+6”模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提高经济保障能力:经济资助为学生提供顺利完成学业的经济基础,减轻家庭负担。
  2. 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让学生了解社会、关爱他人,提升社会责任感。
  4. 关注心理健康: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5. 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和培训课程有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6. 维护合法权益:权益维护为学生提供法律支持,保障其合法权益。

五、结语

“资助育人6+6”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学生资助模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资助育人6+6”模式,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