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风采展示:黑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

学科简介

黑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是一门高度交叉融合的学科领域,融合了生物学、医学、药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该专业致力于探索生命的奥秘,解决人类健康领域的重大问题,推动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学科特色

  • 研究方向:学科主动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于黑龙江省的区域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发展优势的三个研究方向。
  • 师资力量: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26人,均具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生物学、药学、医学、食品、生态学等学历背景。其中,96.2%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96.2%的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 实践能力:现有行业教师15人,高级职称14人,全部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验。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学科拥有多个科研教学平台,包括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其博士后工作站、寒区植物基因工程与微生物发酵省级重点实验室等。
  • 科研业绩:近5年,学科获得纵向课题共计39项,横向课题共计47项,科研到账经费年均298万元。在相关专业取得高水平论文著作共计37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共计20项。

生物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龙江特色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省级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2022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旨在以生物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千亿级国家领先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企业案例:黑龙江省菌益粮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技术成果:公司研发和推广利用复合菌剂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益生菌发酵产品。
  • 市场表现:秸秆资源化复合菌剂在市场上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有效降解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 未来规划:计划深化与科研团队的合作,拓展应用领域,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实践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落户黑龙江

合作意向

黑龙江省林草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实践基地、助力碳中和、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是生态大省,拥有广袤林海和众多国际重要湿地。此次合作标志着黑龙江省在生态产业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和自然教育传播等领域再上新台阶。

总结

在黑龙江,生物教育领域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势头。黑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黑龙江省菌益粮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实践基地的落户,都为黑龙江省生物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机构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生物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