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校园及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
-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
-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
二、教学重点
- 巩固已知的安全知识。
- 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检查假期作业
通过学生口头汇报检查,了解假期作业完成情况,对未按时完成或效果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2. 校园安全隐患分析
引导学生列举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
-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 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 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 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3.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
- 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 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 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 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 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 上下楼靠右行等。
集体活动:
- 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
- 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 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 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 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
4. 安全知识普及
交通安全:
- 行走靠右。
- 有车的时候要靠边走,不和车子抢道。
- 回家路上不能打闹,不多个人手拉手。
- 不乘坐无证农用三轮车。
- 不和陌生人说话。
- 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饮食安全:
- 过期的食品不能吃。
- 不是正规厂家的食品不乱吃。
- 变质的食物不能吃。
- 没有清洗干净的水果不吃。
- 隔夜食物不乱吃。
- 不熟的食物不乱吃,不喝生水。
消防安全:
- 教室内电器设施(如:录音机、插头、日光灯、电扇、多媒体等)不能随便触摸。
- 学生不得爬窗台、栏杆等。
- 睡觉前检查煤气阀门。
5. 安全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6.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到了安全,以及如何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四、教学评价
- 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 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了解学生对安全意识的认识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