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兰州,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近年来,兰州教育系统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教育资源,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本文将深入探讨兰州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这些变革如何为孩子们带来希望。
一、公立西北师大兰州万达城附属学校的建设
1. 项目背景
由七里河区政府、西北师范大学共同合办的西北师大兰州万达城附属学校,标志着兰州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该学校的建设是万达城落实黄河之滨高质量发展,打造兰州教育新高地的重要举措。
2. 学校定位
学校设计规模暂定为36个班,在校生约为1800人,采用九年一贯制模式。其目标是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教学理念,为区域适龄学子带来全新的教育选择。
3. 社会影响
学校建成后,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周边广大学子提供高质量教育,促使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二、兰州教育中心加速兑现
1. 教育布局迭代
兰州新中心的教育布局正在不断更新,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2. 公立西北师大兰州万达城附属学校开工
2022年6月19日,公立西北师大兰州万达城附属学校正式开工,为兰州新中心教育布局再添新生力量。
3. 领导致辞
万达投资集团北区副总裁、兰州城市公司总经理吴剑锋表示,学校建设是落实黄河之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三、兰州新亚中学小学部教学研讨活动
1. 教学研讨活动
兰州新亚中学小学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注入了校园新的活力。
2. 多元教学探索
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等各学科组围绕不同主题进行研讨,探索多元教学方式。
3. 教学成果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成长,更是落实了“双减”与新课标理念。
四、当AI遇见阅读:兰州儿童阅读论坛的破界探索
1. AI时代书香校园建设
兰州市东郊学校未来城市分校举办了儿童阅读论坛,聚焦AI时代的书香校园建设。
2. 深度对话
专家学者、教育实践者围绕智能技术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创新探索。
3. 教育初心回归
论坛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阅读推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生态改革。
五、兰州天童教育:用爱传递教育,用心传递希望
1. 用心做教育
天童教育致力于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打造充满趣味、关爱的学习环境。
2. 关注孩子需求
老师们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综合能力。
3. 趣味课堂
通过关爱和打造趣味课堂,天童教育传递着教育的力量和希望。
六、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恒美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 文化立校
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校长田兰莉通过“恒美教育”的探索实践,打造了具有现代示范意义的学校。
2. 特色强校
学校保留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更焕发出了新时代的活力与光彩。
3. 科研兴校
学校深入挖掘问题本质,以文化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以爱育校为立足点。
七、中国教科院与兰州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1. 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教科院与兰州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
2. 合作目标
双方将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和新路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3. 社会影响
此次合作将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服务西部大开发。
八、甘肃探索创新育才:“飞天英才”师生见面体验科学魅力
1. 飞天英才计划
甘肃省青少年“飞天英才”计划师生见面会在甘肃省科协召开,旨在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2. 科学魅力体验
入选计划的学生代表有机会提前走进大学校园,接触到更多前沿科技成果。
3.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甘肃省教育厅将借此机会,进一步发挥教育力量,推进“飞天英才”计划开展。
九、课题研究明思路 科研聚力促成长
1. 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提升
兰州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提升专题研训。
2. 实践路径与方法
培训聚焦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认知重塑、选题设计、方法创新及成果转化等。
3. 教研动能激活
通过互动破冰解难,激活教研动能,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
十、科中携手DeepSeek助力教师智慧成长
1. AI教育盛宴
科中、科小全体教师及线上联动的东城分校、积石山田家炳中学教师参加了AI教育盛宴。
2. 理论实操双轨并行
讲座通过理论实操双轨并行的模式,为教师们带来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AI教育培训。
3. AI赋能教学创新
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操案例,引导老师们将AI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创新。
结语
兰州教育系统正以全新的面貌,积极探索教育新模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变革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希望,也为兰州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兰州的教育事业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