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家校共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结合多个德育创新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家校共育破解“双减”困境,开启教育的新篇章。

一、家校共育:应对“双减”困境的关键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同时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校共育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德育创新案例解析

1. 家校共育沙龙活动

以东莞一中为例,学校举办了“家校共育·携手成长”沙龙活动,旨在帮助家长合理规划学生周末时间、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活动中,专家和教师针对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如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如何与孩子沟通等。这种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动,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助于破解“双减”困境。

2. 德育课程体系构建

以宝山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为例,学校在家长会上与家长共同探讨“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新路径。学校创新推出“无作业日、无设备日”等措施,为孩子们释放更多成长空间。同时,学校着力更新迭代社团内容,实现五育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元路径。

3. 亲子互动活动

以岳麓区第一小学为例,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主题日活动,通过亲子运动会、家长会等形式,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在活动中体验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4. 家长会客厅

以人才家园小学为例,学校创新推出“家长会客厅”活动,邀请专家和心理教师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这种形式的家校共育,有助于家长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型,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三、结语

家校共育在破解“双减”困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德育创新案例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家庭与学校同频共振,才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家校共育将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