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淮阳区教育局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优质营养餐。本文将详细探讨淮阳区教育局在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淮阳区教育局首先从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入手,确保营养餐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1. 三级四长制食堂食品领导体系
淮阳区建立了“三级四长制”食堂食品领导体系,即校长、分管校长、总务主任、食堂负责人,形成了一个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目标责任书签订
各级领导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3. 实名制管理系统
依据学籍建立实名制管理系统,认真核对学生就餐信息,经班主任、营养餐负责人、校长逐级落实上报。
精细化管理举措
淮阳区教育局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严格落实补助标准
确保在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的午餐基础上,有力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2. 安全知识培训
每年寒、暑假都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3. 采购管理
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证件,确保有查验、有采购清单、有税务发票、有食品采购图片等佐证材料。
突出工作重点和重要环节
淮阳区教育局在突出工作重点和重要环节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 食堂供餐、自主经营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采取食堂供餐、自主经营的模式。
2. 完善食堂制度
完善学校食堂14项制度、四个最严”及十条规定,严格执行学校食堂六不准”。
3.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
全面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全程监控监督,强化加工管理,加强环境管理,保障就餐安全。
结语
淮阳区教育局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精细化管理和突出工作重点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水平。这些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破解营养餐难题,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