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群体的诈骗案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提高公众的防诈骗意识,德阳市反诈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了系列揭秘行动,旨在帮助市民识破骗局,守护钱包。
案例警示:揭秘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现状
电信诈骗在刑事犯罪中占比已超一半,且未成年人因社会经验不足,正成为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德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庄警官指出,诈骗分子利用孩子们的单纯心理实施诈骗,如虚假游戏交易、冒充老师收款、网络追星骗局等。
案例分析
虚假游戏交易
案例:小张(化名)加入一个免费领取游戏皮肤QQ群,按照群主要求操作后,其父亲账户被划走4万元。 分析:诈骗分子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为诱饵,诱导未成年人进行操作,从而盗取家长银行账户信息。
冒充老师收款
案例:某学生收到冒充老师的信息,要求缴纳学费,学生信以为真,将学费汇入指定账户。 分析:诈骗分子冒充老师身份,利用家长对学生的信任,骗取学费。
火眼金睛:识破伪装,拆穿骗局
情景剧案例分析
虚假游戏皮肤赠送
案例:班级群内出现虚假游戏皮肤赠送信息,学生误信,点击链接后,个人信息被盗取。 分析:诈骗分子通过虚假信息诱导学生点击链接,从而盗取个人信息。
班级群潜伏收款码
案例:班级群内出现收款码,学生误以为是老师要求缴费,扫码后,钱款被转走。 分析:诈骗分子潜伏在班级群内,通过虚假收款码盗取学生钱财。
英雄之路:掌握秘诀,远离套路
“三不”原则
- 不透露个人信息
- 不轻信陌生信息
- 不转账汇款
树立信念
鼓励市民树立“我命由我不由骗”的坚定信念,用智慧和勇气守护自身安全。
我命由我:护家园,我能实现
防诈口诀
- 扫码送皮肤?别信!
- 中奖弹窗?删除!
- 陌生电话要钱,挂断!
创新形式
学校精心设计漫画和顺口溜,让防诈知识深入人心。
反诈教育,从娃娃抓起
活动成果
德阳市衡山路学校反诈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师生们防骗意识得到提高。
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合作模式
德阳市衡山路学校与家庭、社会携手,常态化开展反诈教育,让防诈知识深入人心。
共同努力
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