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工作被推向了前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新焦点。美育不再仅仅是“副科”,而是被赋予了更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寻找适合新时代的美育创新路径。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导向和案例,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美育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政策导向

  1.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2. 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2023年教育部印发该通知,强调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各校积极落实。

二、美育创新路径

  1. 双师课堂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跨空间教学,提高美育教学质量。

  2. 社团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美术、音乐、舞蹈等,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3. 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 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共同推动美育工作的开展。

三、实践案例

  1. 利川市体育路小学:采用双师课堂资源共享的方式,通过平台精品课资源,实现跨空间的美育教学。

  2. 伊金霍洛旗第五小学:以“活力”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

  3. 讲武殿小学:积极开展美术实践创新作业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4. 榆林市第二十三小学:将社团活动融入到课后延时服务中,保证每个年级、每个班每周都开展一次不同内容的美育社团活动。

  5. 东胜区第八小学:音乐教研组坚持探索和实践以耳听美、以音唱美、以形展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全面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

四、结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美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美育路径,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美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