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写作能力的关键途径。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思维定势的困扰,如何突破这些定势,开启作文新境界,是每位学生和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认识思维定势

1. 什么是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又称“思维惯性”,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思考。在作文中,思维定势表现为对某种题材、结构、语言的过度依赖,导致作文内容缺乏新意和深度。

2. 思维定势的表现

  • 题材局限:过分依赖常见的作文题材,如亲情、友情、自然等,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 结构僵化:作文结构单一,缺乏变化,如“总分总”模式过度使用,导致文章缺乏层次感。
  • 语言平淡:语言表达缺乏个性和创意,过多使用陈词滥调,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突破思维定势的策略

1. 扩展阅读视野

阅读是积累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从而打破思维定势。

  • 推荐书目:《平凡的世界》、《活着》、《三体》等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 阅读方法: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注重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的赏析。

2. 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作文写作中,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陷入单一思维。

  • 举例说明:以“环保”为主题,可以从环保的意义、环保措施、环保意识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3. 创新作文结构

打破传统作文结构的束缚,尝试创新作文结构,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吸引力。

  • 创新结构:采用“总分总”以外的结构,如“分总分”、“总分分”等。
  • 举例说明:在写“我的家乡”时,可以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结构,突出家乡的特色。

4. 丰富语言表达

在语言表达上,要注重个性化,避免使用陈词滥调。

  • 语言技巧: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 举例说明:将“太阳”比喻为“火球”,将“树叶”拟人化为“倾听者”。

5. 勇于尝试新题材

跳出传统题材的框架,尝试新题材的作文,可以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

  • 新题材举例:科幻、悬疑、历史等。
  • 注意事项:在尝试新题材时,要注意把握主题,避免内容空洞。

三、实践与总结

1. 定期练习

通过定期进行作文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 练习频率:每周至少一篇作文。
  • 练习要求:注意题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创新。

2. 反思与总结

在写作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总结经验教训。

  • 反思内容:题材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
  • 总结方法:将写作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记录,以便日后改进。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每位学生都能突破思维定势,开启作文新境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