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歌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内容解析
第一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的是泰山,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称为“岱宗”。诗人以“岱宗夫如何”开头,表达了对泰山的敬仰之情。接着,“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横跨齐鲁(今山东)的壮丽景象,青色的山峦连绵不断,给人以无限遐想。
第二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指自然界,“钟神秀”形容泰山的景色神奇秀丽。诗人用“阴阳割昏晓”来形容泰山的高大,山体将阳光切割成明暗两部分,形成昼夜交替的景象。这两句诗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和神奇。
第三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生层云”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胸中激荡的情感,同时形容泰山云雾缭绕的景象。而“决眦入归鸟”则描绘了归鸟飞入云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第四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而“一览众山小”则描绘了登高望远时,泰山之巅的壮丽景色,使其他山峰显得渺小。这两句诗寓意着诗人对人生的追求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哲理
《望岳》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追求卓越:诗人立志攀登泰山极顶,表达了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也应树立远大目标,勇往直前。
胸怀壮志: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寓意着胸怀壮志,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热爱自然:诗人对泰山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珍惜大自然。
乐观向上:诗人在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时,表现出乐观向上的心态。人生中遇到挫折时,也要保持乐观,勇往直前。
总之,《望岳》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