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加强溺水防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溺水防范教育的关键要点,帮助家长和学校共同构筑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线。
一、防溺水措施“七不两会”
1. 七不
- 不私自下水游泳:禁止个人擅自下水游泳,尤其是在不熟悉的水域。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避免多人结伴游泳时发生意外,应选择熟悉的水域和同伴。
-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必须确保在成人监护下进行游泳活动。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选择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进行游泳。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避免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以防发生意外。
- 不到危险水边游玩:远离危险的水边,如河流、水库边缘等。
- 不盲目下水施救:在他人溺水时,不盲目下水进行施救,应先呼救并寻求专业救援。
2. 两会
- 学会自护自救: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如仰漂、水母漂等。
- 学会智慧施救:在他人溺水时,通过“叫叫伸抛”法进行智慧救援。
二、溺水自救方法
1. 仰漂
- 屏住呼吸,头向后仰,全身放松,四肢展开,轻躺在水上,等待救援。
2. 水母漂
- 屏住呼吸,全身放松,四肢自然下垂,俯漂在水面上,待需要吸气时,双手抬到下颌处向下、向外压划水,同时抬头吐气、吸气,再恢复俯漂姿势。
3. 就地取材
- 寻找并利用身边可帮助漂浮的物品,如木板、泡沫、空水瓶等。
三、他人溺水智慧救援
1. 叫叫伸抛
- 叫: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
- 叫: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 伸:将救生杆、竹竿、木棍等硬质延伸物递给落水者,拉其靠岸。
- 抛:将救生圈、竹竿、木棍等抛向落水者,让其攀扶或将其拖至岸边。
四、预防溺水教育要点
1. 家长监护
-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
- 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
2. 安全教育
-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3. 四知
- 知去向:知道孩子去哪里。
- 知同伴:知道孩子和谁去。
- 知内容:知道孩子去干嘛。
- 知归时:知道孩子何时回。
通过以上溺水防范教育的关键要点,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