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校园诈骗案件频发,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本文将详细揭秘近年来常见的诈骗新招,并提供实用的防骗攻略。
一、常见诈骗手段揭秘
1. 网络购物诈骗
犯罪手法:
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网络购物平台,以低价商品为诱饵,诱骗学生购买,然后以各种理由拖延发货或退款。
防范措施:
- 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
- 购买前仔细查看商品评价和店铺信誉;
- 付款时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 收到商品后及时确认收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 校园贷诈骗
犯罪手法:
不法分子以低息、无抵押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然后收取高额利息、服务费等费用,甚至暴力催收。
防范措施:
- 提高警惕,拒绝参与校园贷;
- 如有资金需求,可向学校资助中心或正规金融机构申请;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3. 招聘兼职诈骗
犯罪手法:
不法分子以高薪、轻松的工作为诱饵,诱骗学生参加兼职,然后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甚至要求学生从事违法活动。
防范措施:
- 仔细核实招聘信息,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企业;
- 了解兼职工作的性质,避免参与违法活动;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4. 网络刷单诈骗
犯罪手法:
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学生参与网络刷单,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学生垫付资金,最终卷款跑路。
防范措施:
- 拒绝参与网络刷单,提高警惕;
- 了解网络刷单的非法性质,避免陷入骗局;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二、防骗攻略
1. 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关注网络安全,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
- 学会识别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
2.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
- 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 不随意在网络上填写个人信息;
- 如有需要,可使用虚拟卡、支付密码等保护措施。
3. 寻求帮助,及时报警
- 如遇到诈骗,及时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
- 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短信、通话记录等;
- 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共同应对诈骗。
结语
校园防骗工作任重道远,广大师生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