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作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丹东市积极行动,从学校入手,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筑牢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一、强化责任落实,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丹东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健全体系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督检查,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1. 压实各方责任: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重点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食堂现场办公会、陪好开学第一餐、开展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等“三个一”工作要求。

  2. 狠抓制度落实: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3. 强化督学监督:落实校园餐师生满意度测评,畅通师生意见反映和投诉机制,强化家长监督作用。

  4. 持续加大学校食堂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加强人员培训,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5. 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风险动态感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高效稳妥处置。

二、多部门联动,共同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配餐专项整治行动,合力推进校园配餐企业合法合规化经营,推动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形成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1. 专项整治行动:对校园配餐企业和学校食堂进行专项检查,梳理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薄弱环节及突出问题。

  2. 加强监督和管理:对学生在校就餐的情况、学生就餐方式选择的谨慎考量、学校选择校园配餐企业的标准和方式等加强监督和管理。

  3. 提高监管效率:使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延伸检查触角,抽查送到学生手中的食品质量。

三、开展“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靶向性

丹东市振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广泛征集师生、家长关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校园食品及校园周边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和快检。

  1. 征集意见建议: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校园食品安全抽检意见建议。

  2. 监督抽检和快检:在学校食堂现场抽取学生家长及师生最为关心的蔬菜、面制品、香肠、肉等样品进行快速检测。

  3. 开展专项排查整治:邀请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走进学校食堂,开展学校食堂及承包企业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活动。

四、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丹东市相关部门开设食品安全小课堂,给孩子们讲解食品安全小知识,科普食品安全常识,讲解农兽药残留知识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科学健康饮食等常识。

  1. 食品安全教育: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2. 小小食安监督员:鼓励孩子们争当小小食安监督员,积极参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监督。

总之,丹东市从“丹东学校”抓起,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筑牢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防线。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多部门联动、开展“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以及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等措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