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将深入探讨新野县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了一个优质的教育生态圈。

一、捐资助学,厚植教育根基

1. 教育基金成立

新野县新甸铺镇教育基金的首期捐赠仪式标志着该镇教育基金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旨在顺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满足群众期盼优质教育的民生需求。

2. 公益助学作用

教育基金将充分发挥公益助学作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和坚守教育一线的老师给予奖励,同时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

二、全方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 教师培训

新野县充分发挥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的培训效能,通过分学段分学科开展菜单式到校视导送教活动,累计开展视导送教活动50场次,涉及学校48所,直接受益教师1200余人次。

2. 名师培养

自2022年以来,新野县累计培训认定省级名师11人、省级骨干教师167人、市级名师39人、市级骨干教师366人。

三、初中校长论坛,激发教育活力

1. 思想碰撞

新野县成功举办首届初中校长论坛,旨在促使全县初中校长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新管理理念。

2. 交流分享

论坛上,校长们从优化校园环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到关心鼓励教师建幸福学校、呵护学生兴趣建特色社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四、聚焦课堂提质增效

1. 学科观摩研讨活动

新野县教体局开展学科观摩研讨活动,通过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的观摩研讨,提高课堂讲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课堂实录与经验分享

活动期间,授课老师展示的精品课效果良好,各学校老师共同讨论,分享备考策略。

五、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1. 调研与指导

新野县科协调研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详细了解科普场所设置、科普设施配备、科普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情况。

2. 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质量

县科协希望各个基地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质量,扩大科普活动影响力。

六、总结

新野县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果,得益于捐资助学、教师培训、校长论坛、课堂提质增效以及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通过这些创新举措,新野县打造了一个优质的教育生态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