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枣庄市在山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全省的佼佼者。本文将深入剖析枣庄教育领先全省的秘密,从政策支持、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政策支持与科学教育蓝图

高位协调推动

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的发展,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枣庄市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该方案明确了4项任务和7项措施,旨在通过3年时间,形成具有枣庄特色和推广价值的科学教育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

工作协调机制

枣庄市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10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各区(市)相应建立推进机制。这种协同推进的模式,确保了科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育评价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

枣庄市扎实推进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了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评价改革

枣庄市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将科学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

教研激励措施

枣庄市建立了完善的科学教育教研激励措施,常态化组织科技创新及科学学科优质课评选、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学生创新实验大赛等活动。

科学教育创新团队

枣庄市遴选实验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较强,且具备大赛指导经验的科学类学科骨干教师,组建了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团队。

家校融合与协同平台

课后服务与科技社团

枣庄市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了1491个科技类社团,聘请了589名科技辅导员,其中理科硕士类辅导员29人。

校外科技辅导员认证机制

枣庄市探索开展校外科技辅导员认证机制,进一步丰富了科学教育资源。

总结

枣庄市在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科学的教育政策、完善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家校合作的协同平台。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枣庄科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