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当前社会,教育被视为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镇江市教育局作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机构,积极探索如何打造优质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赢在起跑线。本文将深入探讨镇江市教育局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一、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镇江市教育局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校际间流动,推动教育公平。以下为具体措施:

  1. 教育共同体建设:自2011年起,镇江市京口区成立小学6个教育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考核共进。
  2. 名校办分校:发挥品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分校共同发展。例如,中山路小学等品牌学校带动分校发展。
  3. 教育集团组建:2019年,组建中山路小学、镇江市实验小学和红旗小学三大教育集团,实现小学阶段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二、学前教育改革: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

镇江市教育局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满足群众需求。以下为具体措施:

  1. 幼儿园布局合理:科学规划幼儿园建设,确保每个镇(街道)至少有1所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2.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高: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25%,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69.36%,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2.33%。

三、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镇江市教育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下为具体措施:

  1.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早在1995年,镇江就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双基”历史性任务。
  2. 对标苏南、总体领先:向教育现代化迈出了三大步,进入发展环境最好、质量最高的时期。
  3. 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力,推动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四、教育民生化项目:提升教育品质内涵

镇江市教育局关注教育民生,实施教育民生化项目,提升教育品质内涵。以下为具体措施:

  1. 学校维修改造:做好部分学校、幼儿园维修改造工程,提升办学条件。
  2.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成镇江市智慧校园创建任务,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结论

镇江市教育局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前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民生化项目等措施,打造优质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赢在起跑线。这些举措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